首页 >> 电解电容

合肥探索科技创新加快安徽建设创新型省份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PCB插座

时间:2022/10/12 16:30:41 编辑:

合肥探索科技创新 加快安徽建设创新型省份-中国机电产品交易网

??“科教资源是合肥的最大优势。但是,如果科教资源不能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,就如同捧着金饭碗要饭。 ”安徽省委常委、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,坚持创新驱动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,既是经济工作的重心所在,更是发挥自身优势、实现跨越赶超的必然选择。从2004年科技部批复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,到2010年科技部、发改委批复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,再到2011年国务院批复享受国家股权激励政策3+1试验示范区,合肥的创新层次不断提升。

从抓科技成果转化,到抓科技、人才、产业、改革四大成果,再到抓创新链体系建设,合肥的创新内涵不断深化,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。

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年递增100家,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居全国省会城市第8位,合肥的创新效应不断放大。

科教资源是合肥的最大优势。但是,如果科教资源不能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,就如同捧着金饭碗要饭。 省委常委、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,坚持创新驱动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,既是经济工作的重心所在,更是发挥自身优势、实现跨越赶超的必然选择。

科技向经济融入

建设协同创新平台,破除产学研各拉各车顽症,让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愈行愈宽

合肥市大蜀山西麓,创新大道与望江西路交口,一幢空中俯瞰呈X形的大楼在阳光下折射出金色的光辉。它是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综合主楼,命名未来中心,寓意探索未来世界。全球首个低压开关电路控制的交流直接驱动LED集成芯片,弱视治疗系统,利用自主3D技术打印出精致的佛面和建筑模型……在未来中心内的展厅里,各种前沿科技成果让人应接不暇。其中大部分已受到产业和资本的关注和青睐。

一年多前,先研院只是一个概念,这里还是一片荒地。如今,这个无编制、无预算、无级别的三无单位,目前已入驻400多名工程硕士,吸引英特尔、微软、阿里巴巴等共建了28个研发平台,凝练先进技术项目160个,吸引社会资本近2亿元,孵化了48家科技型企业。围绕微电子、健康医疗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量子信息五大产业,先研院蓄势待发。

作为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块重磅试验田,中科大先研院在建立之初就不走寻常路,成为合肥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缩影。 科研院所过去是事业编制、财政拨款,科研人员容易缺乏创新动力。 中科大副校长陈晓剑说,先研院打破体制温床,无编制无预算,创新人员和成果只有被市场认可才能生存。

政产学研各拉各车,原始创新转化遭遇死亡峡谷,是很多地方在科技创新中普遍面临的突出难题。科技成果研发-中试-产业化三个阶段,前后两个环节分别有高校院所和产业界的驱动,不可或缺的中试环节却是许多科技成果难以逾越的障碍。

如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? 突破的关键是建设一批具有创新体制的平台,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、松散、单项向长期、系统、实体化的政产学研资一体化转变。 合肥市科技局局长朱策说。

参照中科大先研院的做法,一批高端创新研发平台正在加速规划建设。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、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、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、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……目前,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的协同创新平台在庐州大地蓬勃兴起,合肥市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愈行愈宽。

资源向企业集聚

营造有利于创新主体成长的优越环境,加大培育力度,让小盆景成长为大风景

墙上跳跃着各式彩色安卓小机器人,面对电脑专注研发设计的一群年轻人,展厅里陈列的一系列荣誉奖牌和代表性产品……在合肥高新区,华恒电子,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,却创造了业内一项又一项的传奇。

2010年5月,推出国内第一款彩色触摸屏网络电子书,开创一个新的产业细分领域;2011年4月,推出新一代平板电脑智器Ten,短短一个月销量过万;去年10月,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具备智能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手表……从一个为大公司开发软件的小公司,到集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、品牌为一体的企业,华恒电子瞄准消费电子深耕细作,在自主创新道路上步履坚实。

企业犹如树苗,健康成长离不开政府营造的优良生态环境。公司副总裁章晓军介绍,以融资为例,针对科技类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土地、厂房、设备等抵押物的特点,高新区政府通过国有担保公司创新担保方式,以知识产权抵押办理了贷款手续并降低保费,公司近年来通过两项专利已成功贷款逾一千万元,有力弥补了企业发展阶段性的资金缺口。

十二五以来,合肥市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每年递增100家以上,平均三天诞生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如何使这些创新小盆景快速形成大风景?营造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,集聚创新政策和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,是合肥促进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的重要经验。

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。作为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人才体制创新,合肥市实施人才特区政策意见、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办法等,以人力资本作价入股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方式激发科技人才积极性与潜能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产品涌现。

设立新兴产业增长源基金,重点支持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;设立天使投资基金,重点支持种子期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,对高端人才创办的企业给予优先扶持;设立科技保险基金、高科技企业创新贷风险池资金等财政金融产品……5月底,合肥对产业扶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,新的促进自主创新政策,更加注重让资源向企业集聚。新政让众多中小科技企业欢呼雀跃。

实施成长路线图计划,更是促进了企业从小到大、由弱趋强。合肥市健全创业—孵化—科技型中小企业—创新小巨人全链条服务,建立从市级高新技术企业、市级创新型企业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创新小巨人、国家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梯队。

创新实力显著提升,是一系列举措见效的有力证明。 2011年至2013年,合肥市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每年递增100家以上,由532家增长到708家;发明专利授权量由760件增长到1547件,年均增长42%。

产业向高端迈进

敢于无中生有、小题大做发展新兴产业,利用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

生产线上,经过一道又一道的检验,合格的逆变器设备封装正待发送。作为专注于太阳能发电领域的知名制造商,合肥阳光电源公司的光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,连续多年位居国内第一,去年实现产值20亿元,较上年增长40%。位于长宁大道的通威太阳能公司,产能逐步恢复,自2013年11月18日实现重组投产以来,已生产200兆瓦太阳能电池片。与此同时,通过实施光伏下乡百村推进、千户扶贫、万家屋顶和万亩基地四大工程,光伏应用全面开花。

敢于无中生有、小题大做,合肥市紧紧围绕产业升级抓创新,探索示范引领、引进融合、平台集聚、原始创新等爆发性增长源培养模式,打造了新型平板显示、太阳能光伏、智能语音、公共安全、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全国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
合肥素以轻工大市闻名,已连续多年超越青岛、顺德,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城。然而,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强势品牌,合肥家电产业一度陷入空心化危机。痛定思痛,合肥不断推动和鼓励企业建立各级工程研究中心、企业技术中心、重点实验室等。依靠自主创新,合肥家电产业实现了从引进国外生产线到承接产业转移,再到创立自主品牌的华丽转身,目前聚集了美菱、荣事达、海尔、格力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。

实践证明,没有落后的产业,只有落后的技术。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伟说。

创新能力的加速释放,加快了合肥市产业结构升级步伐。 2011年到2013年,合肥市高新技术增加值由733.6亿元增长到1003.8亿元,首次突破千亿元,年均增长17%,占全市GDP比重达21.5%。

面对国内外产业深度调整和加快转移的历史性机遇,我们必须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,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,努力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、赢得未来。 吴存荣说。

成都产后抑郁症医院

贵阳子宫脱垂医院

成都凹陷性疤痕医院

福州汞皮炎医院

南京汗腺瘤医院

相关资讯